- 閱讀權(quán)限
- 100
- 精華
- 0
- 注冊時間
- 2016-4-12
- 帖子
- 188
- 積分
- 13701
  
- 經(jīng)驗值
- 13701
- 愛心活力豆
- 0
- 寶寶生日
- 0000-00-00
- 地區(qū):
- 黃梅縣
- 街道:
- 大河鎮(zhèn)
|
分享兩個小故事:
第一個講到郭子儀:唐明皇時候,安祿山作亂,唐室將垮的政權(quán),等于他一個人打回來的。在歷史上,唐代將軍能富貴壽考的,只有郭子儀一個人。他退休以后,皇帝賜他一個汾陽王府。在興工建筑的時候,他閑來無事,拄一支手杖,到工地上去監(jiān)工。吩咐一個正在砌墻的泥工說,墻基要筑得堅固。這名泥水匠對郭子儀說,請王爺放心,我家祖孫三代在長安,都是作泥水匠的,不知蓋了多少府第,可是只見過房屋換主人,還未見過哪棟房屋倒塌了的。郭子儀聽了他這番話,拄著杖走了,再也不去監(jiān)工。這個泥水匠講的,是祖孫三代的實際經(jīng)驗,而郭子儀聽了以后,就想透了人生的一個道理,不是消沉,而是更通達(dá)了。
第二個故事,據(jù)說出在清代康熙、雍正間的桐城人張廷玉。他是清代入關(guān)后,父子入閣拜相的漢人。據(jù)說桐城有一條巷子名為“六尺巷”。張廷玉當(dāng)年在家鄉(xiāng)蓋相府時,鄰居與他家爭三尺地,官司打到縣衙里,張家總管便立刻把這件事寫信到京里報告相爺,希望寫封信給縣令關(guān)照一下。張廷玉看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詩寄回來,這首詩說:“千里求書為道墻,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dāng)年秦始皇?!睆埣业目偣苡谑橇⒓捶愿雷屃巳叩爻鰜恚莻€鄰居看到張家居然退讓了三尺,他也讓了三尺出來,于是留下了六尺空地,成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條巷道。
讀完這兩個故事,真有豁達(dá)、暢快之感,人生就像夢一樣,而生活又是那樣的具體,如果事事過于較真和糾結(jié),會非常疲累和痛苦,不如放輕松一些,想通了,其實沒什么大不了的,不是嗎?
I don’t care 和 so what? 在很多時候,可以給人以勇氣,也可以給人以大氣,可以擺平很多事情,也可以消除許多的煩悶。
讓心保持簡單,讓生活保持簡簞!
簡簞的生活,簡單的世界,回到我們本來的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