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權(quán)限
- 120
- 精華
- 11
- 注冊時間
- 2009-3-7
- 帖子
- 3052
- 積分
- 41765
  
- 經(jīng)驗值
- 41765
- 愛心活力豆
- 4
- 寶寶生日
- 2013-10-11
- 地區(qū):
- 未央?yún)^(qū)
- 街道:
|
謝謝開心媽媽哈:wanwan61:~我已經(jīng)回來啦
第二天和老人家商量了,避免高反再加重,還是保守點就在附近走走就好了 三天后再上布達拉宮!
第一天就感覺到拉薩其實才是中國最安全的地方,三步一崗五步一哨是絕不夸張的說法,我們和出租車的司機聊天的過程中也感受到拉薩確實是個很安全的地方,各種刑事案件在這邊是很少發(fā)生的。走到布達拉宮前面的大廣場上,隨處可見虔誠的信徒在朝拜
又往前面走10分鐘左右,就到了著名的八角街。
在大昭寺前,更是有很多磕長頭的信徒
下面是大昭寺的一角
大昭寺介紹:
大昭寺始建于七世紀吐蕃王朝的鼎盛時期,建造的目的據(jù)傳說是為了供奉一尊明久多吉佛像,即釋迦牟尼8歲等身像。該佛像是當時的吐蕃王松贊干布迎娶的尼泊爾尺尊公主從加德滿都帶來的。之后寺院經(jīng)歷代擴建。
十二歲等身像現(xiàn)在是大昭寺的鎮(zhèn)寺之寶,這是大唐文成公主入藏時從長安帶去的,而八歲等身像于八世紀被轉(zhuǎn)供奉在小昭寺。
大昭寺建造時曾以山羊馱土,因而最初的佛殿曾被命名為“羊土神變寺”。1409年,格魯教派創(chuàng)始人宗喀巴大師為歌頌釋迦牟尼的功德,召集藏傳佛教各派僧眾,在寺院舉行了傳昭大法會,后寺院改名為大昭寺。
大昭寺是西藏現(xiàn)存最輝煌的吐蕃時期的建筑,也是西藏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土木結(jié)構(gòu)建筑,開創(chuàng)了藏式平川式的寺廟布局規(guī)式。大昭寺融合了藏、唐、尼泊爾、印度的建筑風格,成為藏式宗教建筑的千古典范。
大昭寺殿高4層,整個建筑金頂、斗拱為典型的漢族風格。碉樓、雕梁則是西藏樣式,主殿二、三層檐下排列成行的103個木雕伏獸和人面獅身,又呈現(xiàn)尼泊爾和印度的風格特點。寺內(nèi)有長近千米的藏式壁畫《文成公主進藏圖》和《大昭寺修建圖》,還有兩幅明代刺繡的護法神唐卡,這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供奉的密宗之佛中的兩尊,為難得的藝術珍品。
小帖士:下午在2樓平臺會有喇嘛辯經(jīng),值得一看。從大昭寺的金頂(頂樓)可以遠觀布達拉宮。
大昭寺是拉薩的“心臟”,在藏區(qū)擁有至高無上的地位。大昭寺門口用身體丈量的信徒永遠是最感人的場景,如果有時間的話,可以在冬日的陽光下坐在寺門口曬曬太陽,發(fā)發(fā)呆。
交通
可從市中心步行前往,或乘中巴在藏醫(yī)院下車,如果坐三輪車則需4元左右,出租車起步費10元。
門票
門票85元,藏族人免費。每年10月20日至次年4月20日執(zhí)行淡季門票35元。若在大殿內(nèi)攝影需另花90元買一張攝影許可證。
開放時間:7:00-12:00,15:00-18:30。上午11:30前主要為信教群眾開放,之后對游客開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