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權限
- 80
- 精華
- 6
- 注冊時間
- 2009-5-12
- 帖子
- 3430
- 積分
- 21818
   
- 經驗值
- 21818
- 愛心活力豆
- 4
- 寶寶生日
- 2009-12-18
- 地區(qū):
- 街道:
|
寫在前面的話:我自己的育兒經,沒有對和錯,只有適合不適合,在不斷地積累,不斷的改進中完善自己,做一個合格的媽媽就是我的目標。
一,關于生產方式
我是剖宮產生的我家糖糖,這點對我來說一直是一個遺憾,在懷孕的時候,我并沒有像好多媽媽一樣去糾結是應該剖宮產還是應該順產,我很堅決的想要順產,因為我認為那是作為媽媽的一種經歷很難得,另外就是順產對孩子比剖宮產好的多,但是因為妊高癥,醫(yī)生不給我順產的機會,我堅持到39+2讓醫(yī)生拉去剖了,雖然剖宮產沒有給我?guī)硎裁绰闊?,對于我來說就是身體上多了個傷口,當時的那兩天很疼而已,但是我還是覺得遺憾,但是還是套用醫(yī)生的話,選擇最適合寶寶的方式迎接她的到來。
經??吹揭恍寢屨f害怕順產的疼去選擇剖宮產,其實剖宮產也并非不會疼,只是一個疼痛在寶寶出生前,一個在寶寶出生后,既然都要疼不如選擇最自然的方式歡迎寶寶,當然也有媽媽有過和我一樣的困惑,本來想順,最后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沒有順產指征最后醫(yī)生建議剖,他們也會糾結,有的甚至堅持順產,其實怎么說呢,我們不管選擇怎樣的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前提都是因為希望她健康,所以安全第一健康第一。
二,關于新生兒的一些特征
我也是一個新手媽媽,對于寶寶的很多東西知道的也很片面,即使看了不少書,查了很多相關資料,但在遇見問題的時候依然會手足無措,下面我就說說我月子里遇見的一些問題吧。
1。黃疸,糖糖在出生第四天的時候醫(yī)生說她有點黃,黃疸指數9.8,其實這個數字不算高,但是醫(yī)生卻說得很嚴重,甚至說會影響智力,最后給我們開了茵梔黃顆粒,出生第13天糖糖退了,后來我咨詢了一個當兒科醫(yī)生的親戚,她說糖糖的黃疸指數并不高屬于生理性黃疸,一般黃疸出現10天左右就會消失的,喝葡萄糖水就可以退黃了。
2.臍帶,感覺二附院的醫(yī)生有點不負責,并沒有交待護理臍帶的問題,我一直以為臍帶表面干燥就正常,不知道要把臍帶蓋揭起來護理,最后出了點問題才知道了,這個問題后面說。護理方法:要仔細檢查臍部,若發(fā)現分泌物,可用消毒過的棉花棒沾75%酒精或碘伏擦拭臍根部消毒。擦時從臍根部中心呈螺旋形向四周擦拭。
3.嘴唇抖動,這個是新生兒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不是冷,一般百天后就會自己消失了,不用擔心。當初我也擔心了很久后來咨詢醫(yī)生了。
4.喉鳴,嬰幼兒因喉部組織軟弱松弛、吸氣時候組織塌陷、喉腔變小所引起的喉鳴,稱為先天性喉鳴,亦稱喉軟骨軟化。常發(fā)生于出生后不久,隨著年齡稍大,喉軟骨逐漸發(fā)育,喉鳴也逐漸消失。 主要表現為吸氣性喉部出現氣鳴.大多數表現為間歇性,一般在哭鬧、吃奶時更為明顯,安靜或入睡后癥狀緩解甚至消失. 月子里的無數個夜里都因為這個聲音難以入眠,感覺寶寶得了很嚴重的病,月子里就抱著寶寶去了中心醫(yī)院,沒有排上隊只好回家了,最后給兒科大夫的那個親戚打電話才知道不是什么大問題,給吃了魚肝油,滿月后就消失了。
5.新生兒肺炎,第13天,糖糖突然口吐泡沫,電話咨詢兒科醫(yī)生親戚說讓趕快去醫(yī)院,可能是新生兒肺炎,我不放心,就跟著婆婆跑到二附院兒科,醫(yī)生認真檢查了后說暫時沒聽見肺部異常,但是吐泡沫確實是新生兒肺炎的指征之一,所以建議我們去兒童醫(yī)院,考慮到兒童醫(yī)院現在不好的口碑,很猶豫,剛好老公的一個朋友在兒童醫(yī)院的新生兒科當護士就請她幫忙找了個醫(yī)生來看,醫(yī)生看了以后說肺部沒有異常,測了黃疸已經退了,然后揭開肚臍蓋發(fā)現有點膿了,他說買瓶碘伏回去把這個揭開擦,都快成臍炎了,臍炎也是引起肺炎的一個原因,孩子暫時沒有什么大礙,回去觀察,如果精神不好,拒奶,發(fā)熱,再送過來住院吧?;厝ズ笞o理了臍帶2天后臍帶脫落。后來也聽說過一出現糖糖這種癥狀就被送進去住院的寶寶,感覺我們挺幸運的,孩子沒有受那份罪。
6。濕疹:濕疹好像有很多寶寶都長過,我們就月子里出過,眉毛上有很多濕疹的黃痂半天不掉,最后我用嬰兒油泡軟,用棉簽一擦就掉了,這個方法對付頭頂的黑痂也很有效。防止?jié)裾畹姆椒ǎ刻靾猿钟脺厮茨?,洗過后擦干保持皮膚干燥。女寶寶大小便后最好都用開水涼至適宜溫度清洗,每天檢查寶寶脖子,耳后及容易積垢的部位,發(fā)現潮紅或濕疹應清洗,然后涂抹少許護膚用品或爽身粉。
7.吐奶:糖糖3個月前幾乎每天都要吐幾次奶,經常都是我沒有護理好的原因,哎不合格啊,護理方法,寶寶吃完奶需豎著抱一會,(大概5分鐘左右)最好是打了飽嗝再放置到床,換尿布不要提起寶寶的雙腿,更不要頻繁的抱來抱去。
三。關于母乳寶寶的大便問題
女兒在半個月的時候突然不要吃奶瓶,從而實現了我的全母乳喂養(yǎng),但高興了沒幾天,突然發(fā)現在女兒兩天一次的大便突然變成了一天四次,并且里面全是奶塊,有時也有粘液.從此踏上了對女兒"消化不良"的醫(yī)治過程.吃過媽咪愛,培非康,思密達.一直沒有好轉.今天又上網做功課,在網上搜到一篇文章,豁然開朗,決定不再給女兒吃藥了.現在轉帖如下,讓同樣為寶寶大便煩惱的媽媽們作一參考
嬰兒“消化不良”
只喂母乳的嬰兒在快到1個月時常常會由于“消化不良”而輾轉求醫(yī),這是由于偏見所致。對嬰兒來說再沒有比這更麻煩的事了。
有的母親認為,母乳是理想的營養(yǎng),所以排出的大便也應該是理想的。母親認為理想的嬰兒大便應該是金黃色的、粘糊狀的、均勻的“有形便”,這是一種偏見。其實,再沒有比母乳喂養(yǎng)的大便更難看了。顏色不一定是黃色的,常常是綠色的便多。也很少能看到均勻的大便,大都混有白塊或白疙瘩。不僅如此,有時還混有透明的線條狀粘液。象打碎的雞蛋黃那樣沒有任何開頭的“腹瀉便”也是屢見不鮮的。一看到這種便,小兒科醫(yī)生就會知道是用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
對嬰兒的大便懷有理想主義的母親,當看到所謂“腹瀉便”后,除了吃驚以后,還會將這種“腹瀉便”看成是疾病。在開始的兩周里,大便次數是每天2~3次。后來突然每天增加到7~8次。這是因為一般的母親在開始時母乳并不十分充足,而到了這個時期后就漸漸地充足起來的緣故。吃的奶量增加了,便量也就相應地增加了。只要量量體重就清楚了。
如果身旁有一位用母乳喂大了幾個孩子的老人,她看了這種大便后就一定會說是正常的。但由于現在的家庭一般只有年輕夫婦,因而會馬上與鄰居的大嫂商量。當這位大嫂沒有用母乳喂這嬰兒,只了解用牛奶喂養(yǎng)嬰兒的情況的話,那么就會說“這一定是消化不良”。喂牛奶的嬰兒大便干燥發(fā)白,而且有形,不是“腹瀉便”。以為大便應該有形的鄰居大嫂,如果是第1次看到用母乳喂養(yǎng)嬰兒的大便,那么她認為是拉肚子,這也是很自然的。
另外,吃牛奶的嬰兒1天頂多大便2~3次。但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1天大便7~8次,這是常見的。往往由于大便混有粘液,次數又多,就認為一定是“消化不良”而去看病。當對醫(yī)生說了每天大便7~8次而且混有粘液時,如果是位專門治兒童病的醫(yī)生就會說看看大便吧。小兒科醫(yī)生是不會輕易相信母親所說的“消化不良”的。
醫(yī)生堅信母乳無菌,不會引起消化不良。實際上,即使從事了30年的兒科醫(yī)生也沒有遇到在出生后半個月到1個月內有需要治療的腹瀉。兒科醫(yī)生一定會讓母親在換尿布時留點大便檢查一下,當醫(yī)生一看到大便,就會說這是用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的大便,不必擔心。假如這位醫(yī)生不太忙,還會量量嬰兒的體重,并且會告訴說與出生時相比增加了這么多就不用擔心了。
不幸的是,那些不專門看兒科的醫(yī)生不親眼看看大便,只是聽憑母親的口述就說,如果是那樣的話,就開點消化藥吧。于是就給消化藥。又因為大便是綠色的,擔心是“小兒維生素缺乏癥”,就又給注射了維生素B。
假若母親相信說“這不是病”的醫(yī)生的話,那問題就解決了。嬰兒照例每天排數次大便,體重不斷增加,精神也好,每天生活很正常。
萬一母親不相信醫(yī)生所說的“不要擔心大便”的話,由于總希望自己的嬰兒能排“理想的大便”,就會去換一位醫(yī)生看開門見山。假如第2位醫(yī)生不看大便只憑母親的敘述就當作“消化不良”來治,那么母親就會經常去找這位醫(yī)生看病。可是這本來是一種生理性的“腹瀉”,就是吃藥或注射維生素B1也不會排出“理想的大便”。這樣一直到孩子長大一些,由于母乳不足而補充了牛奶所排出的“好便”時為止,總得跑醫(yī)院找醫(yī)生看病。而那些等不到排出“好便”的母親更會去找醫(yī)生。
不應該忘記我們是在養(yǎng)育嬰兒,不是在培養(yǎng)大便。嬰兒是不是正常成長,只要量量體重就清楚了。母親評價一位醫(yī)生就要看他是否親眼看了嬰兒的大便,是否在每次去看病時都要給嬰兒量量體重。
記住嬰兒健康時的臉色就是要在這個時候發(fā)揮作用。假如嬰兒精神很好、很健康,就不要去想什么“消化不良”了 。
四。全母乳喂養(yǎng)與寶寶體重的糾結
在糖糖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婆婆就做好了我沒奶的準備,因為她大兒媳沒奶所以她就給我也下了這樣的結論,但我不信。
糖糖終于閃亮登場了,產后第三天我就開始用吸奶器吸,在我的不懈努力下乳頭開始潮濕,晚上時共吸出20ML,只是糖糖還不喜歡我的奶一碰就嫌吃力,主要靠奶瓶滿足她,此后開始喝湯,此后每天都要讓她先吃我的奶然后再吃奶瓶,如此堅持,糖糖十幾天就可以純母乳喂養(yǎng)了。大家都覺得母乳喂養(yǎng)很方便寶寶一餓摟過來吃就好了,不像奶粉還要沖,然而一切都沒有想象中那么順利,純母乳喂養(yǎng)的艱辛路程才剛剛開始。
糖糖2個半月的時候突然開始厭奶,我又懶得擠,所以到她胃口開的時候我突然發(fā)現一件嚴重的事情,奶大大不夠了,以前奶2小時漲一次,結果變成了一天都不帶漲的,連奶陣也沒有了,寶寶每次吃一個小時還要吃,有時累的睡著了,睡一會就醒來哇哇的哭,喝了很多湯都不見起色,又有點想要放棄的念頭,只是糖糖不給我這樣的機會,她一看見奶瓶就吐,根本不吃奶粉,最后找到了一個大家都推薦的方法,24小時親喂,只要她吃你就喂,如此這般折騰的自己幾乎精疲力盡,晚上為了寶寶可以好好睡覺就躺著喂,這樣她就可以多睡了,只是自己渾身酸疼,乳頭也很痛,大約3天左右久違的奶漲,奶陣又重新回來,所以說任何開奶的藥,湯都沒有寶寶的小嘴厲害,奶真的是吸越多。
糖糖出生體重屬于中等偏上7.4斤。但滿月時才不到9斤,46天9斤3兩6,56天9斤9兩,81天11斤,四個月13斤,到了5個月還是13斤,六個月14斤,六個半月15斤,9個16.5斤,10個月17斤(十個月后開始加奶粉逐步斷奶)按現在孩子的標準糖糖似乎有些瘦,我的心情一直很低落,總是想放棄純母乳,我朋友的孩子吃奶粉比我們大一個月當時都快三十斤了我們才是人家一半。但是每次奶并不是不多,糖糖不吃的時候我用手單邊都可以擠出150左右,有時吃完了,用手也能擠出100,8個月后她輔食吃的也非常的好,可是她還是挺瘦,不知道為什么,有時候帶糖糖去游泳看人家的孩子挺胖,就覺得很失落,走到路上別人總說這個孩子真瘦啊,是不是沒吃飽啊,是不是奶不養(yǎng)人啊,心里低落極了,但是媽媽和婆婆都反對我放棄母乳喂養(yǎng),她們說衡量孩子成長的標準并不是單純的體重,包括身長,精神狀態(tài),睡眠,發(fā)育指標,都很重要。仔細想來糖糖的身長一直都是標準偏上,精神狀態(tài),睡眠,各項發(fā)育指標都很好,醫(yī)生也說得在標準范圍內,所以我也就不糾結了。孩子胖并不代表就健康,瘦就代表不健康,我們是養(yǎng)孩子不是養(yǎng)小豬,不必刻意的去吧孩子養(yǎng)成某些醫(yī)生說的標準體重,畢竟孩子都有自己的生長模式,不是設計好的機器。
五。關于輔食
糖糖在吃東西方面是個特殊的寶寶,咽喉反射非常厲害,對于味道不合適,稍微干,粗的東西都很排斥,基本上吃進去就會嘔出來,所以在她吃輔食上我也是煞費苦心,四個月的時候在媽媽的指導下給她加了蛋黃,開始還不錯,邊吃邊喝水從四分之一加到半個,后來換成鵪鶉蛋,突然有一天她開始一吃就吐,于是停了下來,買了米粉,在小飛象導購的指導下買了貝因美的,回來后糖糖不愛吃,也是一吃就想吐,后來就熬米湯給她喝,米湯她到是很喜歡,每次可以喝60左右,然后加果泥,各種水果試遍了,高興時吃兩口,不高興就吐,后來開始熬肉湯,肉湯到是百喝不厭,看來糖糖是個食肉動物。七個月以后糖糖開始喜歡喝米油,每次她姥姥都把米油熬得很粘給她喝,八個月稀飯里的米也可以吃了,包谷珍,小米粥,紅薯,肝粥,菜面,魚都成了她的最愛,10個月的時候糖糖開始變得貪玩,又不好好吃飯了,每次喂飯都是很費勁的事情,因為糖糖的瘦在我心里是個結所以剛滿1歲的時候我趁他高興一次喂了6個大肉包子餡,當然后果也是慘重了,因為積食引起了發(fā)燒,流鼻涕,咳嗽等疾病,整整十天糖糖都沒有好好吃飯,好不容易長到19斤多的糖糖跌至17.6斤,看來一口不但吃不出胖子反而會讓寶寶更瘦,自從這以后我再也不強喂寶寶,如果他貪玩不好好吃我就不給她吃下次肯定吃的非常好,現在糖糖會走路了,也開始好好吃飯,消化功能什么的也開始變好了,只要不積食體重多少還能增加點,所以我再也不強喂了,雖然糖糖的輔食歷程很麻煩,喂的時候也要非常有耐心,當媽媽確實是件不容易的事情,現在終于苦盡甘來了。
六。關于微量元素
糖糖百天的時候測微量元素缺鋅和鈣,都是在臨界值,她是個對味道非常敏感的孩子,葡萄糖鈣+鋅她很不喜歡那個味道,堅決拒絕,后來我給她買了乳鈣,她到是挺喜歡吃的,補鋅上就很費勁了,蘋果水,蝦皮,蝦醬,一切含鋅的都盡量想辦法讓她吃,自己也補鋅,讓母乳里的鋅充足,五個月再測,鈣成了正常值低值,鋅還是低,又買了金箍棒營養(yǎng)顆粒,依舊不吃,只好繼續(xù)食補,在我的不懈努力下糖糖的微量元素報告居然全部及格。到了10個月去樂友做免費微量元素測試被檢查出鉛超標,擔心了很久最后還是去了醫(yī)院,結果數值正常,1歲的時候再次檢測微量元素缺鈣和鋅。終于我家醫(yī)生親戚受不了了,他告訴我孩子的微量元素不用總去檢測,只要營養(yǎng)均衡是不會缺什么的。那些檢測沒有什么意義,還有要給寶寶多吃水果不但預防感冒還促進鐵的吸收。
含鋅豐富的食物: 瘦牛肉、豬肉、羊肉、雞心、魚、牡蠣、蛋黃、脫脂奶粉、小麥胚芽、芝麻、核桃、牡蠣豆類、花生、小米、蘿卜,鋅元素主要存在于海產品、動物內臟中。
注:過量的鋅能抑制鐵的利用,致使鐵參與造血機制發(fā)生障礙,從而使人體發(fā)生頑固性缺鐵性貧血,并且在體內高鋅情況下,即使服用鐵制劑,也很難使貧血治愈。所以,補鋅也要缺了再補,切忌過量。
七。關于母乳洗臉
有好多老人提倡用奶水給寶寶洗臉,還說對皮膚好,結果糖糖光潔的小臉上也起了很多小紅點,最后翻了育兒書才知道營養(yǎng)豐富的母乳是細菌生長的良好養(yǎng)基。小寶寶面部皮膚嬌嫩,血液豐富,若將母乳涂在面部,繁殖的細菌進入毛孔后,皮膚就會產生紅暈,不久會變成小瘡而化膿。如果想用母乳洗臉可以洗過立刻在用清水洗干凈。
八。關于寶寶的穿衣問題
南方有句諺語:“嬰兒沒有六月天”,也就是說嬰兒怕冷、不怕熱。因此,為了避免寶寶著涼感冒,爸爸媽媽拼命給孩子加衣服,全身裹得像個小粽子,可是反觀歐美日等國家,即使大冷天,寶寶也穿得不多,這使我們對“寶寶該穿多少,才不會著涼”覺得困擾。其實嬰兒的新陳代謝比成人快,所以也比較怕熱,冬天時固然應該穿得保暖一點,但是天氣熱的時候,穿太多反而會令寶寶不舒服,加上他的體溫很容易受外界的影響,所以在給他穿衣時,必須更注意環(huán)境的冷暖變化。一般而言,大人覺得冷,必須穿多時,就給寶寶多穿一件;大人覺得熱,必須少穿時,就幫寶寶多脫掉一件,而夜晚則比白天多穿一件。最初的時候我婆婆也是說六月“凍死月子娃”使勁給我捂,結果弄得娃渾身是汗還出了濕疹,于是我堅持了冷了比自己多一件,熱了少一件的原則,寶寶一直很健康。
九。關于喝水
自從開始純母乳后糖糖就開始拒絕奶瓶,水很難喂進去,每次都是把她餓的不行了才喝兩口水再吃奶,后來看書上說吃奶前喝水容易消化不好,還影響奶量,我只好放棄了這種方法,后來就斷斷續(xù)續(xù)的喂,還好母乳的水含量高,糖糖沒有上火過,但是四個月后開始加輔食了,就不能不喝水了,可是糖糖還是拒絕,勺子,鴨嘴杯,吸管杯,效果都不好,換了各種牌子的奶嘴也不行,輔食吃的也不好,一直到六個月隨著天氣的炎熱,輔食量的增加,她很自然地就開始用吸管杯喝水了,一天居然可以喝300-500的水?,F在她只要想喝水都會主動指杯子,看來寶寶是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
十。鬧覺
鬧覺其實是寶寶的一種睡眠障礙,只要把這層障礙取了睡覺也就輕松了,糖糖只要白天睡好晚上睡覺基本不鬧,如果白天沒有睡好,晚上睡覺前就要哭個驚天動地。所以不要讓寶寶困過了,困過了是很難受的,想睡覺睡不著,不會說話,只好哭了。還有的家長給寶寶養(yǎng)成了抱著睡覺,搖晃睡覺的習慣,一旦打破也是要鬧覺的,所以精良讓寶寶自己睡覺吧??梢苑磸偷哪钔粋€單調的兒歌,或者唐詩,很快就催眠了,這招對糖糖很奏效的。
十一。長牙
糖糖八個月零一天長了第一顆牙,她長牙比別人晚,數量也少,人家都是兩顆,她只有一顆,去孕嬰店轉,一個導購非說糖糖缺鈣讓我買他們的某個牌子的鈣,我說查了不缺,她說肯定缺查的不準,我問她我家樓下的孩子嚴重缺鈣為什么四個多月就長牙了呢,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就走開了。后來咨詢了醫(yī)生,醫(yī)生說和缺鈣無關,4-12個月長牙都正常,數量也可以是一顆一顆長或者一次四顆,都正常,8個月時長出兩個牙后就一直沒有長牙,以至于我忘記了醫(yī)生的話又開始焦急,總是問糖糖你的呀呢,結果到了11個月糖糖一下子長出5顆,看來牙這東西該長總是要長的,干著急沒有用。
十二。幼兒急疹(以下內容是糖糖得幼兒急疹第5天我的記錄,幼兒急疹很多媽媽都會遇見,所以寫出來分享)
看著糖糖身上密密麻麻的紅疹,心疼之余也松了一口氣,因為一場惡夢剛剛結束,幼兒急疹對媽媽們來說戰(zhàn)勝它真的需要太多的勇氣,雖然我勇氣不足但是也算勝利了。下面還是回顧一下這惡夢般的四天。
第一天--發(fā)燒
因為28號要參加朋友的婚禮,所以27號早早就哄糖糖小盆友睡覺了,她也很配合,沒有掙扎就睡著了,到了28號早上,我們正準備出門的時候剛醒來不到一個小時的糖糖小盆友突然睡著了,我感覺不對勁,糖糖姥姥一摸說有點熱,糖媽就趕快拿來溫度計一量38度,趕忙給朋友打電話,然后和糖糖的姥姥姥爺一起把糖糖送去了我同學推薦的童輝醫(yī)院。據說這里兒科的醫(yī)生是兒童醫(yī)院退休老教授,在漫長的等待后卻失望了,等待過程中她幾乎對每一位患兒家屬都說:打針吧。然后開的都是頭胞,到了我們她說糖糖血項低白細胞只有900中性細胞也很低,她依然不變的說:有炎癥,打針吧。 (待續(xù))可是我知道血象低意味著是病毒引起的,血象高了才跟細菌有關,抗生素對病毒來說基本沒有什么作用,對于這位專家的診斷我很迷惑,但還是沒有說破畢竟她是醫(yī)生,我只是要求不打針,她給開了盒頭胞我們就回家了。以前看書上說過幼兒急疹癥狀是急燒血象是白細胞和中性細胞低,咽喉稍紅,耳后有淋巴結發(fā)燒溫度在39-40之間,和糖糖的情況基本相符。于是給吃了1ml泰諾林回家,回家后發(fā)現沒怎么退燒,在醫(yī)院時糖糖體溫38.7回家后降為38.5急忙去買了退熱貼,額頭和枕骨處各一貼。下午四點體溫升至39.6于是又用了一次泰諾林這次體溫竟然沒有變化只好繼續(xù)退熱貼加物理退燒。心里好痛苦。因為幼兒急疹是用什么藥都無效的,如果去打針糖糖只能白受苦,但如果讓我這樣堅持三天我怕我不行。六小時后我換了美林,體溫降到了38.9不在降。我和糖姥姥直接用了盆浴降溫的方法給糖糖洗了澡體溫降至37度。糖糖終于睡踏實了,第一天結束。(整整一天糖糖精神都非常好,還異常興奮,食欲也不錯。)
第二天-高燒
第二天早上九點左右體溫又恢復到39,繼續(xù)用美林這次退了一個小時退到了37然后回升到38.6我們依舊退燒貼加物理降溫加喝水,到了下午2點體溫又到了39.6我換成瑞芝清三分之一包,沒想到十分鐘后糖糖狂哭不止。一量40.5我直接沉不住氣了,收拾好東西去醫(yī)院準備打針。我想大概我錯了,畢竟我不是醫(yī)生,然后這次去的這個醫(yī)院的醫(yī)生卻只開了個抗病毒的中藥讓我回家觀察,說實在不行再打針。糖糖由于出門了不顧自己是病號而神采飛揚,去醫(yī)院時體溫竟然降到了37度,看來是我太心急?;丶液筇翘且琅f神采飛揚,這兩天的高燒并沒有影響糖糖的胃口和娛樂,她精神很好該干嘛干嘛!我又開始有信心起來,晚上吃過退燒藥后四小時沒變化就只好繼續(xù)盆浴退燒又是安靜的一夜。
第三天-拉肚子
第三天的體溫已經不是太高一直在38-38.5之間徘徊,下午又用了一次瑞芝清一直管到凌晨兩點。就是糖糖開始消化不良狀的拉肚子,雖然沒有吃抗生素但估計體內的益生菌也被燒死了,所以吃了一包漢臣氏。一共便便了五次不是太稀。很期待第四天出疹,甚至夢里我都為糖糖的病糾結,我對自己說我的極限到了,再不行就絕對服從醫(yī)生。這時候糖糖的食欲已經明顯不行了,一整天才喝了200ML奶和一碗粥。
第四天-出疹
早上起來發(fā)現糖糖肚皮上有幾個小紅點,體溫也奇跡般的恢復到36.5我非常開心這證明我的判斷是正確的,證明糖糖快康復了。到了晚上疹子密密麻麻的出了一身一臉,書上說疹子不癢但糖糖明顯很煩躁,導致晚上睡覺幾乎是在媽媽和姥姥身上度過的,不能放下,一放下就大哭,平均一小時哭一次。
已經是第五天了,糖糖的疹子基本已經出完,雖然糖糖還是很煩躁拉肚子的現象還有,但是食欲有所增加,不管怎么樣糖糖加油,我們就要勝利了。
幼兒急疹一歲半前寶寶感染率很高。并對任何抗生素抗病毒的藥免疫,所以如果媽媽判斷寶寶是急疹可以不要打針免得孩子受罪還不能康復弄不好還會和其他孩子交叉感染。幼兒急疹是對媽媽的極限考驗,這種痛苦我不想再承受了。惡夢即將結束,這場病又一次說明當媽沒那么容易,一個人的成長也不是那么簡單。幸好糖糖姥姥再身邊幫忙要不糖媽早崩潰了。另外感謝美媽群里的各位分享經驗的媽媽和媽媽網的熱心媽媽們。非常感謝。
下面是我收集關于幼兒急疹和其他出疹病的區(qū)別的資料分享:
幼兒急疹出疹后須與風疹、麻疹、川崎病、猩紅熱等相鑒別;風疹一般多見于1~5歲兒童,發(fā)熱后0.5~1d即出疹,多有耳后、頸后、枕后淋巴結腫大,可有觸痛。麻疹多有明顯呼吸道卡他癥狀、在發(fā)熱3~4d后出疹,出疹期時體溫不退或更高,查體可見典型的口腔黏膜斑,根據出疹與發(fā)熱關系即可鑒別。川崎病可有眼球結膜充血,其出疹時體溫不退。猩紅熱為乙型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多在發(fā)熱1~2d出疹,出疹時高熱。
十三。學走路
糖糖六個月零10天就可以扶著東西站起來了,當然因為她太小了骨骼沒有發(fā)育好我還是比較反對她站的,8個月左右她已經開始扶著床頭左右橫著移動了。更多的時候,我引導她多爬爬,到了11個月,我覺得應該可以學走路了人家卻更喜歡爬了,終于糖糖又站起來走路,可是明顯腳有點內八字,我很糾結查了半天資料,都準備去醫(yī)院的時候一個朋友說把鞋脫了光腳走看拐不,結果光腳走很正常,于是重新買了一個鞋子,發(fā)現一切正常,后來分析了一下,學步的鞋不要選皮鞋,因為皮鞋太重,一定要選擇大小合適的,太大又重的鞋子就會讓寶寶走起路來容易拐腿。因為大家都說學步車并不能幫助孩子學走路所以我閑置了學步車,從沒有給糖糖用過,買來的學步帶她也很排斥,用圍巾什么的,她就用手拽,最后我也放棄了各種方法讓她自己活動,在1歲20天的時候她徹底松開手開始了大搖大擺的行走。最后我的總結是:孩子的個人能力真的很強,放手讓她自己發(fā)揮吧。
十四。學說話
以前看育兒書上寫著,經常和孩子說話有助于開發(fā)孩子的語言能力,有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是我在糖糖身上有了驗證,在她5個月的時候我買了很多卡通貼畫貼了一屋子,每天對著她說這是什么那是什么,還經常帶她去家居城里面看買魚缸那塊的魚,11個月左右在超市轉的時候經過水產區(qū),她很清晰的指著魚說:“魚?!眲倽M一歲不久她會走路了,于是不屑在床上玩了,總是指著地上的鞋哭,于是我又反復給她說:“你想下去就說鞋鞋,媽媽就知道了。”反復幾次他就會說鞋鞋了,現在一歲兩個月會說:獅子,哥哥,姐姐,球,旗,魚,鞋,媽媽,爸爸,爺爺,奶奶,打,拿,是,在這里,貓貓,鴨子。。。都是日常生活中反復重復后學會的,而且都能對上號。所以我覺得語言確實需要環(huán)境。
|
-
總評分: 金幣 + 300
查看全部評分
|